身为TOP级别的央企,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的福利待遇非常可观。在国家电网的薪资梯队中,北京地区的薪资待遇能够达到第一梯队股票在线配资开户,年收入约18-25w,也因此受到无数应届毕业生的追捧。
在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有限公司2024年高校毕业生第1批录用公示中,共录用来自国内外8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43人。北方工业大学以53人被录取的高人数超过一众“985”“211”院校,在所有高校中排名第2。
而这已经不是北方工业大学第一次如此受国家电网的青睐了。北方工业大学2022年就业人数中,有68人被国家电网录用,2023年录用人数为64人,而在2024最新数据中被国家电网录用的总人数更高达86人!看到这里大家一定有疑问,为什么这所大学进国家电网的人数这么多?
其实我们看过学校的发展史、相关专业和近年来的发展转型,就能发现其中原因。下面就看小编细细说来。
展开剩余75%北方工业大学是绝对的“工科强校”。从1946年建校以来就以“兴工报国”为己任,该校的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%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进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B层。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。电力电子工程学科连续多年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前500名。
我们再来看看国家电网招聘岗位对专业的要求,就能发现北方工大的“王牌专业”正好与之相符。
除了专业的高度匹配,北方工大近年来的转型升级也与国家电网的未来发展“不谋而合”。
2024年10月27日,国家电网旗下的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在会上发布《新型储能发展分析报告2024》。报告中指出,针对促进新型储能参与电力保供的政策机制,分析了新型储能在电力保供中发挥的作用和面临的问题挑战,并提出相关建议。
近年来,随着新能源发电量占比逐步提升,新型储能也有了飞速发展的事态。用太阳能、风力、水利等清洁能源发电已经实现,那么如何有效储存这类新能源,并将其转变为“大型充电宝”就成了新能源领域最关注的问题。
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,2024年12月,北方工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。在会上,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、校长张立峰与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齐小伟、北京市教委科技处副处长李勇、北方工业大学原副校长李正熙共同为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揭牌。
北方工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成立是布局已久的结果。为了响应国家“双碳”号召和能源转型的要求,早在2019年,北方工业大学就成立储能技术工程中心,这也是北方工大“产学研”建设平台的重要载体。在2023年,学校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,也是首家设置储能专业并招生的市属高校。此次新学院成立,也是依托于学校已有的优势交叉学科,以及强大的科研基地和学生实践基地。
在科研方面,学院获批北京市储能新兴交叉学科平台,参与国家能源用户侧储能创新研发中心、新型储能技术北京实验室、华北电力大学/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,让学生在工程和技术应用方面有充分的实践机会,提升应用能力和素养;
而在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也已取得优秀成果。在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举办的“第三届先进储能技术创新挑战赛”中,北方工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荣获三等奖1项、优秀奖1项、入围奖1项。
“专业的转型升级,一头连着产业股票在线配资开户,一头连着就业。”学校与以国家电网为代表的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,更有助于培养高精尖的紧缺人才,缓解储能行业专业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。毕业生大量进入国家电网工作只是北方工业大学高质量就业的“冰山一角”,这所低调的大学一直以来都颇具实力,值得各位考生的更多关注。
发布于:陕西省